2025.08.05
你能分清吗?塑料的泊松比、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的区别与力学分析应用
塑料泊松比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描述了材料在受到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泊松比(通常用符号ν表示)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到0.5之间,对于大多数塑料材料来说,其泊松比通常在0.3到0.4之间。
查看详情
2025.08.05
最高补贴1亿元!发改委印发《中央节能降碳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支持塑料再生循环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我国大力推进双碳战略。在此背景下,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节能降碳专项资金。这一政策工具旨在推动节能降碳项目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央资金使用效率,在市场资源配置有限的双碳领域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同时,全面助力企业降低能耗、消减碳排放,构建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查看详情
2025.07.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全攻略!避开这些坑,数据更精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通常200-800 nm)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物质中的分子或基团,吸收了入射的紫外-可见光能量,电子间能级跃迁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表征化合物的性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查看详情
2025.07.23
塑料样条的制备条件对力学性能检测准确性的研究
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过程中,机械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等指标能直观反映材料的力学特性,这些数据直接影响产品设计、工艺优化和质量判定。然而,许多实验室在实际测试中常面临一个共性难题: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差。同一材料、相同测试项目,多次检测数据却差异显著。这种波动不仅延误研发进度,更可能引发质量误判。究其原因,除了设备精度、环境温湿度、人员操作等显性因素,材料自身特性与试样制备过程的隐性影响往往被低估。
查看详情
2025.07.15
从电子源到成像,详解场发射电镜(FESEM)与扫描电镜(SEM)的区别
在微观世界的研究中,扫描电镜(SEM)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材料表面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以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SEM家族中的佼佼者。
查看详情
2025.07.15
深度解读: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电驱与电池三大热管理系统中都可能会应用到冷却液,作为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介质,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效率与性能,因此冷却液的选型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受到新能源纯电动主机厂的重视。
查看详情
2025.07.02
流出曲线 vs. 分子量分布曲线:如何高效解读GPC测试结果?
到底哪个才是分子量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个分子量?为什么GPC的结果会这么复杂而繁多。
查看详情
2025.07.01
基于Digimat的玻纤增强PA66油底壳振动异响仿真与试验对标研究
通过多尺度联合仿真方法对油底壳进行了模态仿真分析及测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趋势一致,所得结果可为复合材料零部件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查看详情
2025.06.24
从牛顿流体到弹性固体:旋转流变仪的高精度流变特性测定与工业应用
旋转流变仪是材料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流变测量仪器,可以研究从低黏度流体到高强度固体样品的流动和变形特性。
查看详情
2025.06.24
PLA/PHA生物降解化妆品包装材料的稳定性与货架期契合性研究
以PLA/PHA共混体系为核心,结合加速老化、配方相容性等多维度测试,揭示材料在生命周期中的性能演变规律。
查看详情
2025.06.17
揭秘材料微观世界:CFC多功能分析表征仪如何破解聚烯烃表征难题
CFC(多功能聚烯烃分析表征仪)是应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一台联用全自动分析仪,可现实双变量分布测定
查看详情
2025.06.17
从动力电池到光伏逆变器:“退热贴”导热硅胶的服役可靠性研究
建立科学完备的可靠性评价体系,提前预判其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衰减规律,成为保障新能源与电子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前提。
查看详情